另外,尽管今年国内需求不及预期,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推动了产品价格的进一步下降,目前单、多晶组件价格较年初时已大幅下降,助长了明年平价及竞价项目推进的动力,进一步利好于明年光伏市场。
高纪凡指出,户用光伏中,真正以原厂产品做原装成套系统的比例不到20%,80%采用的是拼装。关于业内比较关注的规模问题,高纪凡认为,在行业迎来平价时代之后,行业规模将不会出现爆发式增长,这不符合电力能源的特征,光伏行业进入稳步增长的态势。
事实上,对于光伏行业来说,十四五时期,平价上网已经不是最终的目标,如何获得可持续的发展空间,才是整个行业关注的重点。行业总要经历差异化的进程,当走到一定程度后,最受用户欢迎的产品就会成为行业标准甚至国际标准。是高纪凡的初心,也是他对未来户用光伏发展的期许与愿景。我们希望为光伏行业的户用光伏也做点贡献。行业拒绝冷热病稳健发展的稳,除了体现在规模的稳步增长外,更体现在行业的健康发展,二者结合,才是稳的真正要义所在。
作为清洁能源的一大民生工程,户用光伏对终端老百姓来说,在家庭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高纪凡用协同发展驱动技术进步来形容未来光伏的发展走势,他指出,未来行业需要借助技术进步,用智能化技术把发电、储能、配电、用能和控制结合起来构建在一起,再配合政策规划,助力行业稳健发展。可以预期,伴随高效产能的提高,带动垂直一体化制造比例的加速提升,将让晶科能够保持成本领先和保证稳定的毛利率。
2019年第一至第三季度晶科能源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6.56%、16.55%和21.30%,三个季度毛利率均高于2018年水平,第三季增长尤为明显。8大区域各自设有一个以上的仓储物流中心,实现中转和现货供应,比如刚成立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作为欧洲物流配送中心,将助力晶科能源在欧洲物流和分销网络的战略拓展,该港口也是习主席刚参观过的,它将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据点,也将是晶科在欧洲版图的重要据点。扩大服务网络,把组件产品很好地交付给客户。其三季度太阳能组件总出货量3326兆瓦,同比增长12.6%;总收入74.8亿元人民币(10.5亿美元),同比增长11.8%;营业利润为6.388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45.4%,同比增长237.1%。
在不久前举行的晶科能源战略会议上,李仙德如此开场白:2020可能是历史上单晶拼杀最激烈的阶段,单晶红利消退,资本高举高打式的成功率消退了,草根几年就能搞个独角兽的财富幻觉消退了,今天你看到的最强大的对手未必是明天的,今天你害怕担忧的东西表示你已经想到,那就没什么可怕,反而你现在没想到的东西,可能更可怕。这也表明晶科已经完成高效单晶一体化产业链的完全转变。
据统计,晶科能源营收、净利润2019年均实现连续三个季度正增长,前三季度晶科能源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02.17亿元,同比增长16.71%,净利润为5.29亿元,同比增长了81.43%。由此,从2011年到2020年,组件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约40%;凭借晶科超前的战略布局,全球多个新兴市场问鼎市占第一。从上述各种数据的变化可以判定,三季度将是晶科能源的重要转折点,预计2019年四季度组件出货量在4.2GW到4.4GW之间,毛利率在18.5%和20.5%之间,公司整体盈利水平同比得以持续提升。2016年,晶科能源以6.656GW的光伏组件出货量,跃居全球光伏组件老大的位置;2018年,晶科以11.6GW的出货量和12.8%的市场份额,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组件出货第一。
通过业界最全面的技术组合,辅以一体化投产交付能力,大体量、高性能的组件规模优势也使公司能更好地抓住市场机遇。面对行业的剧烈波动,李仙德曾说:浮躁的不是行业,而是我们的内心。第四,产品维度:极限功率冲击600瓦;能量密度、长期可靠性、以及单瓦成本、可制造性以及规模化可行性是考量新技术商业价值依据;多技术融合替代单一技术;采用波音模块式客制化生产,平衡规模和成本,以满足客户需要。据了解,晶科能源近五年员工规模一直保持稳定增长,颇为难得是晶科能源每个员工的产出效率(营业收入/员工人数)也实现了连续五年多增长,这证明公司每个细胞的执行力和战斗力都在增强,这很大程度得益于企业的管理机制和分享机制。
纵观这家龙头企业2019年来参与或主导的活动,其主题均基本围绕高效化、技术变革与单晶新时代展开。其中,以Swan、Tiger、以及N型为代表的新产品,2020年出货占比将超过40%。
这需要极大的战略耐性和成长愿力,这位被称为光伏产业最悍董事长的企业领导者,依然低调,依然无畏,依然热爱,依然要带领晶科的虎狼之师向前拼杀。毫无悬念,晶科能源将连续四年蝉联全球光伏组件供应商第一的位置;很大可能,明年其仍会夺取这个No.1的神话,由此实现五连冠。
事实上,和同行押注某一技术不同,晶科能源貌似更务实、更灵活,或者说更客户导向与市场导向。此外,目前2020年订单可见度较高,预计到2019年底,将超过40%甚至接近50%的优质订单被锁定。在晶科,很少有人听到李仙德的表扬,他更多的是批评和不满意,但李仙德真的想承认,我很幸运,因为我有这个行业里最好的团队,无论是研发、生产、营销、法务、财务、品牌,你们是最棒的,没有人能质疑你们的专业度,甚至你们的执拗,你们的坚持。任何达到500MW订单规模的国家或地区都将设有至少1个销售办事处和1个技术服务中心,提供售前、售中和售后的技术服务。不久前,在浙江海宁举办的晶科能源2019投资者大会上,晶科能源CEO陈康平表示:从市场嗅觉带来的信号,让我们在多晶产品往单晶产品转换的步调上,领先了众多同行;下一步,为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给业内带来更具竞争力产品的同时,也为给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晶科能源还将从产品销售、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市场布局四大方面着力。作为晶科能源的掌舵者,李仙德把自己的定位放在了战略发展与客户管理的角色,其在管理上的大胆放手与释权,追求管理的极致性与超脱性,加上企业发展分享机制的大气和慷慨,让每一个晶科人都全力以赴,共同推动晶科这艘巨舰驶向未来。
提升服务点,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是是晶科下一步战略的重中之重。这个投资150亿元的25GW单晶拉棒、切方项目,集晶硅生产制造、研发为一体,产品可满足PERC、HJT、IBC等高端太阳能电池需要;生产线采用晶科自主开发的自动化拉晶系统,融入智能制造理念,自动化程度达95%以上。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与其说需要战略智慧,更需要战略耐心,相信选择,坚持方向,死磕到底。真正强大的企业,是谁也不能少,因为每个人都非常重要;但少了谁企业继续能运转,因为它已经形成制度和轨道。
第五,生产方面:以PLM与SysLM为基础,籍由全球数千家伙伴顺畅的沟通协作,打通从原辅材料供应到工厂乃至客户连结为一体,从研发、客制化BOM表、生产、测试、品质追溯、交付、产品生命周期全程服务而构成的制造业全新商业模式。今年SNEC期间,晶科能源携7款产品亮相2019上海,其中包括Cheetah和Swan系列。
其二,核心竞争力:晶科能源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技术、成本和规模,而是全球化的愿力和能力,全球资源整合的能力,全球生态圈打造能力,包括整合3500多个全球客户的客户资源、整合全球上千家供应商的供应链资源,整合研发资源、系统资源、融资资源、政策设计资源。面对晶科的强势进击,也曾有媒体担心晶科如何保持第一?但这显然不是李仙德日思夜想的问题:这是个伪命题,晶科向来的发展就是带着未来视角的向死而生,从来不是考虑如何第一,而是考虑如何活下去,没有后路可退。而今,在迅速完成高效产能的规模化布局后,晶科能源已然形成一个成熟的面向全球市场的创新生态、创新体制和运营机制,由此强力影响、带动和引领全球合作与资源整合,保证其持续加速发展。其三,营销层面:在未来3-5年里,组件产品全球市占率达到40%,覆盖国家达到奥运会参会国家数量,客户数量8000个。
第四,瘦身,不能让企业变成中年油腻男。即将到来的2020,在光伏实现平价上网的前夜,在十四五规划的展望年,晶科能源也将迎来新的发展节点。
无论是高能量密度产品、透明背板双面组件,叠焊加多栅的Tiger组件,晶科可以持续为其全球客户提供更好产品和解决方案组合满足关键需求,包括效率、功率、性能、衰减、可靠性以及其他属性。虎狼之师对于即将成立十四年的晶科能源而言,最宝贵的资产到底是什么?李仙德的答案是人。
做企业是一个团队行为,成为好企业是一个团队结果。从组件出货的产品构成来说,截止2019三季度,高效单晶的占比已经达到70%,2020年高效单晶产品的出货占比将接近100%。
10月份澳洲展上,更是推出全新Tiger系列,晶科对外表示,要引领产业全面迈入平价上网高效单晶新时代。据统计,2019前三季度晶科能源销售毛利率为18.31%,较2018年同期增长了4.56个百分点。基于当前的布局,晶科能源未来产品差异化的机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在李仙德看来,没有什么技术是好或者不好,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低的单瓦成本就是好,能给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就是好,而不是我们自己觉得或者我们自己宣传什么好什么不好。
行业有冷暖,但晶科对战略的坚持从始而终。不管产业如何变化,晶科能源要做的,是站在前沿,做出选择,积极行动,找准伙伴,比竞争对手早一步甚至早很多步,竭尽全力抢滩未来。
这类似于延迟满足,即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定力和控制能力。笔者特别注意到,纵观晶科能源2019发布的几份财报,在竞争明显加剧、产业进入新洗牌周期的大环境下,其2019年毛利率却同比实现大度增长。
人终究是企业营运的基石,文化是企业呈现的品格特质。何谓战略耐性?即在核心战略的投入上要有坚定性,不要随意弱化、更改企业的核心战略。